消毒供应室一般常规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7-11
1. 拼音
xiāo dú gòng yìng shì yī bān cháng guī
2. 位置与布局
1. 消毒供应室(科)位置应接近病房,以便于下收下送,方便临床。有条件的医院在新建时可考虑设置专用下送、回收物品的通道或传送带。
2. 周围环境应清洁,无污染源,尽可能将室外地面砖化或绿化,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区域。
3. 地势适宜在地面4米以上,采光良好,空气流通,避免有害气体和各种粉尘飘落。
4. 建筑规模应与临床科室相适应,有条件的医院建筑面积可按每1病床占0.5-0.7平方米计算。应有供冷、热水及蒸馏水或纯水的管道系统。等级医院的供应室(科)工作区与生活区应严格分开。
5. 室内建筑应符合卫生学要求,选择易洗刷消毒、耐腐蚀、接缝少的材料,四壁光滑,无脱落颗粒。地漏应有防污及防鼠装置。门窗应选用封闭性能好的材料。
6. 房间布局应合理,严格划分污染区、一般工作区、清洁区、无菌区。回收、清洗、包装、灭菌、贮藏、发放应采取强制性通过路线,不准逆行。有条件的医院,可采用双扉式清洗消毒机、全自动超声清洗机和双扉式压力蒸气灭菌器作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间的隔离屏。各区域分别由专人负责,做到四分开:工作间与生活间分开;回收污物与安放净物分开;初洗与精洗分开;未灭菌与灭菌分开。
3. 各区的性质及任务
3.1 污染区
固定专人、专车将用过的污染物品回收并进行分类,预处理和清洗。该区范围不宜过大,一般设污物回收室、一次性物品处理室、洗涤室(内分初洗区和精洗区)。污染区房间的设计要求能形成负压。
(1) 回收的物品在固定专用的房间里拆包、分类,并选用适宜、有效的方法浸泡消毒,然后送入洗涤室。
(2) 一次性物品回收时必须登记注册,输液器、注射器经统一毁形或灭菌、无害化处理后,才能转给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回收站,并应双方登记、签名,以示负责。其他的一次性物品使用后应予以焚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造成再次污染)。
(3) 洗涤过程由初(粗)洗和精洗组成。对注射器、输液器的洗涤必须采用四个步骤:去污、去热原、去洗涤剂和精洗。
(4) 初洗是用适当的洗涤剂,通过机械或手工操作,将粘附在物品上的污垢洗刷掉,再用常水将残留的洗涤剂冲干净。去污不彻底会直接影响灭菌效果,去除残血污迹是保证灭菌质量的必要措施。
(5) 注射器、输液器在初洗后必须进行除热原处理,因热原在灭菌过程中除不掉,须在洗涤中灭活。国家卫生部在(1993)第59号文件通知中,推广使用“三效热原灭活剂”消除热原的方法,该法简单安全,能有效去除热原(具体操作可按生产厂家产品说明执行)。
(6) 用灭活剂按程序处理后的器械或用具,用常水冲净残留的药液后即可进入精洗。精洗可用新鲜流动、不含热原的蒸馏水或纯水,洗涤的四个步骤:去污、去热原、去洗涤剂和精洗,不得任意更改和简化。
(7) 回收车必须专用,每次用后应清洗、消毒。不得进入其他区域或作其他用途。
3.2 一般工作区
该区主要有易对洗涤程序造成污染的敷料室、手套处理室、办公室、库房,以及生活区的更衣室、值班室、学习室、卫生间等。
3.3 清洁区
又称准备灭菌区。该区的工作是将已去除污染的物品进行检查、配备、妥善包装丛毁银并灭菌。凡进入清洁区的物品,必须是已经过合格去污过程的干燥物品。清洁区内设置一次性无菌医疗物品存放库房、器械室、组装室、微机室、下送车存放室、消毒灭菌室。清洁区的温度应保持在18-20℃,有足够的照明亮度(>25W/m2)。该区空气应呈正气压区。
(1) 包装材料:清洁区所用的包余世装材料或容器,要求清洁、干燥,有利于灭菌过程中排出空气和蒸汽的穿透,并能防止灭菌后的再污染。通常使用双层平纹细布做的包布、治疗巾等,每次用后必须经清洗去污才能再用。如使用容器包装,应选择既可阻挡微生物,又便于蒸汽穿透,有筛孔、可关闭的容器。市场上出售的饭盒类容器,无论加盖与否,均不能用作灭菌物品的包装。
医用材质的更新是消毒供应工作的新发展,包装材料的选择是防止微粒污染的重要环节。目前有用聚脂—聚丙烯层压透明薄膜与特制纸张热合处理而制成的包装袋,所需灭菌器材可预先放入袋内,用热合机封闭,然后进行灭菌。还有一种纸孔隙小、韧性强、灭菌时蒸汽可穿透,灭菌后细菌阻留率高的压力蒸汽医用包装纸,各医院可根据具体条件选用。
(2) 包装方法:准备灭菌的盘盆器皿之间应用毛巾或布隔开,以使蒸汽流通。各类器械包、敷料包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30cm×30cm×25cm,重量不超过5kg。包装好的物品,外型应整齐、清洁、平整,四角对称,外露一角在包的正中。包布松紧适度,化学指示胶带封口,并注明灭菌有效期及操作者代号。精洗后的物品应尽快送入灭菌室灭菌(12小时内),不得长时间放置,以防止污染及热原产生。
(3) 组装要求:组装间环境应有较高的洁净度,有条件的医院最好装空气净化器。室内相对湿度宜维持35%-50%,有良好的照明条件,以利于操作。操作台的适宜部位应设置光源及放大镜,以便于检查注射针头和手术缝针的质量。操作工作台及地面要经常保持清洁,每日用有效消毒液擦拭1-2次。空气过滤网定期清洗,严格限制入室人员。
3.4 无菌区
该区是一单独的隔离区,室内空气应保持正压,温度应保持在18-22℃,相对湿度≤50%,有足够的照明设备(>25W/m2)。进入无菌区人员应衣着整洁、洗手、换鞋。
(1) 经灭菌处理的物品包装应完整,包布干燥,含水量不超过3%(手感干燥,如潮湿则不能作为无菌物品使用),化学指示剂变色均匀,符合要求标准。
(2) 灭菌物品掉落地上或放置在不洁净之处,即应视为受到污染,不能作为无菌物品使用。
(3) 无菌物品存放间要求有较高的洁净度,应安装空气净化装置。进出无菌区仅限于负责运送和发放无菌物品的人员,非无菌物品一律不得进入。
(4) 外购的一次性无菌物品,必须先去掉外包装,经热原检测、无菌试验合格后,才能进入无菌物品存放间。
(5) 已灭菌的无菌包,都应注明有效期,为7-14天,夏季炎热潮湿地区有效期可适当缩短。过期物品则应重新包装和灭菌后才可使用。无菌包一经拆开,虽未使用,亦应重新包装灭菌。
(6) 灭菌物品应摆放在距地面20cm,距天花板50cm,距墙壁超过5cm的无菌存放柜或四平架上。按灭菌先后顺序分类放置,先发近期,后发远期。
(7) 放置无菌物品的柜架应定期擦拭消毒,地面每日用消毒后的湿拖布擦洗。室内空气应按规定进行消毒,紫外线灯安装与使用应参照物理消毒与灭菌方法。天花板、空调通风口、滤风网等必须经常清洗。
(8) 无菌物品的发放,原则上应下送。下送车应使用全封闭式推车,与污染物品回收车严格分开。采用专人、专车、专门路线。下送人员不可接触污染物品,下送车每日应进行有效的消毒,分发余下的物品,不可再进入无菌物品存放间,需重新灭菌。
(9) 科室人员直接到消毒供应室换取物品时,运送污染物品的托盘、容器以及工作人员的手一定要经过适当处理后才能领取无菌物品。有条件的医院,可在无菌物品存放处详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