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 | 一个美食街区背后的尺度密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9


北京望京soho旁,阜安西路和阜荣街两条超过50米宽的道路相交。身在北京的渺小感,或许就是一次又一次通过这样的路口时积累起来的。

如果你去过北京地铁九龙山站上盖的商场—— 合生汇 ,相信你一定对跨B1、B2两层的“21街区”印象颇深 (没去过的,强烈推荐你去一下) 。除了这里汇集了近百家 美食 ,它吸引人的点还在于,它的尺度非常适宜步行,店与店间的过道不到2米宽,“金角”“银边”也很多, 每转个弯都有新的惊喜 。这不禁让人想到海峡对岸曾吸引无数陆客的夜市们。

21街区内景。图:小红书,侵删

而“21街区”外的商场其他地方,尺度则明显更大,店与店之间的过道至少有三五米宽,加上提升通透感的跨层中庭、明亮的光线,很难像在“21街区”里面那样有食欲、有乐趣,但还算有逛头。

再走出商场到户外,两条规划宽度近百米的道路相交于此,高峰时人车争道,很少有人愿意在路边多做停留。

三种不同的尺度里,藏着什么密码?

常有人说,我们这代人是天生的“互联网人”,生活习惯、思维习惯都是互联网化的。其实我们这代人天生还是 汽车 时代 的,我们所见到的城市,无论大小,都天然为车而生。当我们见到一条三五米宽的窄路,如果不是小区、大院的内部道路,则一定会认为这是在城中村,或专门打造的 历史 街区。

拆迁前的杭州望江门直街,作者摄于2010年

实际上,最“好逛”的街道,恰恰是这些小路,而且是多姿多彩、功能丰富的小路。比如从地铁站到你家有2条路,一条近而直但全程路边都是荒地,另一边是公路;而另一条稍远,却布满小店、回环曲折,你一定在下班时有很大的概率选择后者。

除了“好逛”这种愉悦体验,尺度适当的街道在城市中的意义远不止这些。

雅各布斯在1961年出版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可以说是影响了一代人的城市规划著作。这本批判当时美国城市建设的书,60年后依然在大洋彼岸散发着旺盛的生命力 (后面的文章还会细说) 。在她看来,街道绝不只是城市规划中可以量化的一个元素,也不只是连接两地的路,而是一座城市的 脸面和“器官”

而对于置身其中的个体,就像她在书中说的:当一个孩子走进 社会 ,第一步就是迈出家门、走上街道。如果街道是友好和安全的,他就会对 社会 产生 健康 的心态;如果这个 社会 是乱糟糟的、拥挤的、污染的甚至无立足之地的,那么他对这个 社会 也不会友好。

雅各布斯认为,城市的本质在于多种功能、人流的 混合 ,这种混合,能产生使1+1>2的 多样性(Diversity) ,是城市之所以区别于村镇,能产生更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基础条件。而多样性的 来源 ,便是 尺度和密度适当的街道 ,这样的街道才能使居民间产生社交,从而形成组织和文化认同;同时使每一个微小的市场主体得以存活,形成更大的集聚效应。

这种观点可以说与当时西方主流城市规划理论迥异:以霍华德为首的“花园城市”和勒·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虽然具体方案不同,但都认为城市功能集中在一个或几个街区是一种 “混乱” ,大城市的暴力与丑陋都源于此。比如霍华德提出,应该把市中心承担的城市功能疏解到城市外围,建立自给自足的小城,并与老城以田野相隔;新建的小城,不同功能应该分别在各自的地块,规模大小经过精确测算,与住宅区隔开。

如果说当时的主流理论是“ 拆旧建新 ”,那么雅各布斯的理念则是“ 有机更新 ”:她找到了城市之所以为城市的内在规律, 把人当人 ;而主流理论的本质,是 对人性的割裂和对人的量化 。因此,街道应该有宜人的尺度,这才是城市发挥功能的基础。

在雅各布斯看来,主流的理论“除了 谎言 ,什么也没有说”,无异于毁掉城市,完全无视城市到底是如何运转的。而正是这样的理论,成为了影响几代人的正统理论源流。

显然,这种理论也影响到了中国,并且直到如今也依然深刻改变着中国城市的尺度与格局。

今年,是《死与生》一书首发60周年。在译林出版社的60周年纪念版上,北大教授俞孔坚受邀为这一版本作序。他慨然陈词:

是的,我们的街道变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车。

北京望京新城小区内部的两层立体停车楼。纵使有这样的设施,车依然难停。

汽车 ,一度被视为家境殷实、 社会 繁荣的标志,有车有房,至今是衡量一个家庭财富的“硬杠杠”。

1939年的世博会 (是的,你没看错,是80年前的世博会) ,通用 汽车 的展台上,一幅乌托邦式的场景展示在美国和全世界的参观者面前:一幢小楼被精心修剪的草坪包围,从车流稀疏的高速公路上分出一条私家小路,舒适的私家车正朝着自家的小院驶来。

这个场景,当时和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美国梦”的最新诠释,在通用等 汽车 厂家的裹挟下,车轮上的家庭越来越多。生活、商业、 社会 ,甚至国际局势,都围绕 汽车 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些变化,近几十年在中国 飞速复刻

最近在小红书上爆红的山姆,其实就是 汽车 时代的标志性产物——商业与居住分离,人们每周驾车到高速路旁的购物中心采购一周的食物。所以,山姆的包装才都那么大。

国内某山姆外巨大的停车场,与美国本土并无二致

北京望京利星行中心,在设计之初就把机动车交通嵌入园区,各个入口均可驾车直达,“把车停在工位下”成为现实

早年间,我们没有想到 汽车 可以如此迅速地武装到每个家庭,单纯认为只要把马路修宽一些, 汽车 就能开得起来、有地方停,但事与愿违: 一方面 ,单纯强调功能分区、无视多样性的城市规划理念,滋生了大量本可以没有的出行需求,步行和非机动车变得愈发不经济;而 另一方面 , 汽车 的价格这些年来远远没有“跑赢”通胀,事实上是在降价的。于是, 车多--修路--买车的死结 越系越死,路也变得越来越宽,步行的空间不断被挤压,城市不断被割裂。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北京京通快速路南北两侧的巨大“鸿沟”。从四惠桥到八里桥10公里的京通快速路,能跨越南北的道路掰着手指就能数的过来,导致南北发展差异巨大。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传媒大学的一片宿舍区在路南,而校区主体在路北,回去上课要跨过京通快速路上方的百米天桥。这片宿舍区还拥有一个单独的名字—— “梆子井”

在梆子井北侧天桥远望京通快速路

除了 汽车 ,一些地方盲目贪大、图气派的 形式主义作风 ,也助长了宽马路的风靡。

其实最近,我也观察到了北京在城市中复兴步行和骑行的巨大努力。比如,建设回龙观~上地的自行车专用路;更加清晰地施画非机动车的地面标志,在复杂的路口、桥区增强骑行路线的连续性;拓宽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压缩机动车道,等等。

望京一个路口中央新设置的过街安全岛

更清晰的自行车标识

北二环小街桥西北角的行人等候区、非机动车导向带

望京北路人行道上的自行车停放区,由于离小区入口和周边商铺较远,利用率低

不过,这样的改变似乎很难从根本上改变 汽车 主导的现状。一方面是 汽车 时代的尺度已然形成,建筑和设施还“刚到盛年”,从街区层面恢复“21街区”那样的尺度,需要触动的利益也太多;而另一方面,来自内部的不同声音,也使一些措施举步维艰,甚至出现了“两条腿扯着走路”的尴尬境地。

然而,这些起码可以给所有的步行者和骑行者一个明确的信号:我的路权开始被重视了, 这个世界终究是我们的天下,而非 汽车

你步行或骑车时,在街道上有哪些遭遇?

你觉得北京的道路尺度友好吗?

在其他城市,你有哪些值得一扯的出行体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