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校长寄语:懂的感恩的孩子走得更远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彼得·沙洛维在2014年毕业典礼上他发表了一段《学会感恩》的演讲寄语懂的感恩的孩子更有竞争力!当我们心存感恩时,就很难同时感受到妒忌、愤怒、仇恨等负面情感。充满感恩的人能更好地应对生活的压力,具有更强的抵抗力。

传说汉代有一个人叫杨宝,在他9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看见一只猫头鹰要捕捉一只黄雀,黄雀被猫头鹰抓伤,掉在树下,伤痕累累。有蚂蚁将它团团围住,黄雀想挣扎却没有力气了,看起来十分痛苦的样子,于是杨宝小心翼翼地地用手将它捧起,带回了家每天精心地照料它,用干净清水和新鲜的黄花每天喂它吃。黄雀的伤口痊愈了,羽毛也长得非常丰满有光泽,有一天,杨宝想,这只小鸟毕竟是属于大自然,它也有自己的家,便把它放回大自然,让它重新回归自由。

一天夜里杨宝做梦,梦到一位黄衣使者走到他的房间对他说:我本是西王母的使者。那天我奉王母之命出使蓬莱,途中不小心遭到猫头鹰的毒手。如果不是您救了我,恐怕我早已死于非命。对您的感情之情,千言万语也说不尽,在下想送您一个礼物。”

说完,他取出四个白色的玉环赠给杨宝,并对他说:“祝您的子孙如这玉环般洁白,位居三公。”

说完,又一阵清风吹来,这位穿黄衣服的童子随风而去。果然,后来杨宝的后代果然就像这位黄雀幻化的童子所说,都当上了大官。后人用“黄雀衔环”或“白环报恩”等典故表示知恩图报。感恩是人类最高贵的品质!

父母都希望培养出最优秀的孩子,有爱、懂感恩、学习好…… 却在教育得过程中困难重重,觉得苦口婆心,用心良苦,却还随时会被秒变河东狮吼,痛苦无奈,百思不得其解。可大家不知道父母是根源,父母是孩子的复印机,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父母以身施教,把感恩喜悦传递给孩子!

一,表达喜悦,开心,美好感激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不要吝啬表达自己的开心喜悦。比如对食物的喜爱,对家的热爱,对孩子的喜爱,对身边一切的热爱之情等等,尽情表达,让喜悦感激自然流淌。

有一次,陪孩子一起翻相册,看到我们的结婚照,禁不住非常幸福的跟孩子分享我和他爸爸的爱情故事:当年你爸爸太帅了,还特别贴心,遇到你爸爸真是太幸运了,老幸福了,关键还生了这么可爱的两个小天使,你说我怎么这么幸福呢?孩子也被我的幸福滋养着,感觉自己太幸福了。所以,孩子常常对我说,妈妈,我太幸福了,好感恩能生在这么幸福的家庭里!

二,疗愈内外的匮乏,不够的感觉

我们的内在原本具足,丰盛的频率吸引丰盛,匮乏的频率吸引匮乏。只有内在丰盛喜悦,那份爱和感恩才能自然流淌,如果内在总有不够的感觉,缺的感觉,吸引的全是缺失,怎么可能升起爱和感恩呢?

记得小时候父母总是跟我们讲他们小时候的苦和难,做个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给孩子吃,买个东西自己舍不得,紧着孩子买,常常让我们感觉到不够太少,还有,一分钱掰两半花,家里太穷了太难了,一定不要乱花钱等等,你有没有被输入这些匮乏的种子?

所以呀,我们想要我们的孩子拥有幸福丰盛的人生,一定要去疗愈我们那些内在的匮乏,唤起内在源源不断的爱,让爱滋养身边的家人朋友,给孩子种下丰盛的种子,让爱、感恩、丰盛住进孩子的心里!

三,爱自己,我值我配,我值得拥有一切美好

我们口头总是说得爱自己,那评估一下自己真的会爱自己吗?许多人认为让自己吃好、穿好,住好的,用好的就是爱自己。不否认这个层面的爱,但更深层次的爱自己,去接纳自己的缺点,用爱和感恩滋养内在。记得小时候,我们常常被批评:你看别人家孩子……好像父母心里住了很多优秀的别人家孩子,就自己家孩子不行。给我们种下太多不值不配的种子。回想一下,我们是不是喜欢买便宜货,打折大减价总能吸引我们,买个贵的好的物品,老心疼了……所以我们总是活在退而求其次的人生状况里。

此刻我们做一个决定,好好爱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让灵魂和内在得到滋养,让爱、喜悦、感恩自然流淌,让人生活出该有的美好模样!

四,自己带着孩子喜悦,高兴,高频

爱的频率是500已经是很高了,喜悦在爱之上,感恩的频率比喜悦更高!感恩是一种高频的正面能量,会改变我们的振动频率,当我们全心的感谢,会发现内心会变得平静,并且会变成一块吸引美好事物的磁铁。你会发现,当你开始发现并感恩周围美好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美好为你而来!

那就带着孩子怎么开心快乐,怎么来呗!足够开心喜悦,让感恩尽情流淌!

五,有信仰,让孩子升起内在的感恩

有信仰让人有向往美好的能力!

南怀瑾:“真正有信仰的人,有四个特征:第一,他有清晰的梦想和向往; 第二,他能保持自省和警觉,拥有智慧; 第三,他必须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持之以恒的生命实践; 第四,用智慧和利众行为照亮世界。”

越富有丰盛的人,越有信仰!让我们做一个有信仰的人,为我们的丰盛人生助力!

六,学会盘点生活中的感恩

爱不可以练习,但感恩可以练习。和孩子们约好,每个人每天找到三件感恩的事件,并一起分享,你就帮孩子练出发现美好的能力,让孩子自然回到爱中,回到丰盛中!孩子自然会活出有爱,感恩丰盛的人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