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端午节的习俗和资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6

晋中市端午节习俗有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佩香囊、悬钟馗像、挂香囊的习俗。

端午节,本名“端午”,《太平御览,风土记》:“仲夏端五,端,初也。”又名“端阳”、“重五”,俗名“五月端”。端午节起源于春秋战国,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端午文化同样被传承得“有滋有味”。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而流传至今。晋中市史志研究院原副院长、晋中民俗专家刘俊礼表示,民间除了纪念屈原一说之外,还有纪念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等说法。

他介绍,晋中民间流传 “四大节、八小节”,端午作为“四大节”中的“夏节”,人们非常重视,除吃粽子、挂艾草、戴香囊、缠丝缕等风俗,还有自身地域特点,如晋中百姓在改革开放前一直吃用黄米包的粽子,改革开放后加快了物产流通,才逐渐流行吃用江米(即糯米)包的粽子。

据刘俊礼考证,粽子包成吊角四角形,便有可能起源于晋中生长的一种名叫粽子草的植物。

刘俊礼称,在其出生地榆次区张庆乡郝村,到处可见这种粽子草,果实如黄豆大小,为吊角四角形,掰开粽子草的果实,里面含米粒状发白的物体,嫩时吃在嘴里是甜的,变老时就成了黑色。古人可能受粽子草形态的启发而发明了粽子。

屈原早已随滚滚波涛消逝,可历史的长河中一直流淌着屈原的血脉,并随着端午节流传久远。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