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日本是如何陷入的泡沫经济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15

广场协议一开始日元升值20%还可以支撑,后来因为传闻要继续升值,导致众人狂抛美元,因为炒外汇获利容易,升值趋势一发不可收,美元跌至协议前50%。为抑制日元继续升值,政府开始快速降息,好让市场的日元变多。而多出的货币大量流入股市和房市,股市和房市泡沫迅速变大。由于金融和地产赚钱容易,以及日元大幅升值,导致制造业大受打击,开始向海外迁移,如中国,东南亚。随后金融地产泡沫破裂,再加上制造业衰退,经济停滞不前。

昭和时代的落幕——裕仁天皇御崩与社会现实

1975-1995年间,日本经济增长的方向

货币代表的是什么?是经济本身。真正打垮日本的是他自身的经济结构。广场协议以前日本制造业欣欣向荣,因为他和美国是理论上的统一市场。外加他的经济水平比较低有低成本优势,所以经济在战后发现迅猛。业结构无法升级才是根本问题,经济依附美国,航天军事领域又不能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彻底被封死。这就是外交部长说韩日三流国家的主要原因,也是日本经济最根本的原因。

1965-2013年日本基准货款利率与活期利率推移表

泡沫时代日本国企公社民营化六社,上市日期及股票价格变动对比概表

我们可以先问三个问题:

1:关于买日元,卖美元的外汇操作,本国外汇从业者是怎么盈利呢,用1美元买180日元,待日元升值后,用150日元买1美元,中间获利30日元吗?就是没懂初始货币和结算货币,不应该是持日元进入市场最后结算回日元吗?那升值不就相当于赔钱?2:日本的6万亿政府投入基建,那这些钱是通过承包政府项目的企业,然后企业拿赚来的钱又投入股市吗??3:既然银行已经没人存钱了,银行是怎么有钱放贷呢?存款的人要投资没有挤兑吗?

答案:

1,汇市可以加杠杆,比如5倍杠杆,在180比1是用一万日元相当于有5万日元,在120比1是卖出,赚杠杆部分的钱,当然要交手续费和交易费等,

2,钱是很聪明的,他会像能够使自己快速增值的地方流,我们是房地产,日本是股市,

3,银行不是完全不能揽储只是难度大了,所以银行也开始卖债券,卖保险卖基金来吸纳资金,但是泡沫时期钱贷给谁也是问题,所以银行有时候拿着钱会惜贷,体现为市场上的贷款利率持续下降,企业依旧融资困难。

NTT股当初是政府放出专卖股,由图中可以看出被高估

股市大恐慌下,金货投资逾加火爆

从产业经济角度观察,日本当年强悍的绝不只是相对于今天,当年被美国第一个阉掉的纺织业,直到九十年代还有本土加工厂的玩具业(有兴趣可以淘一些八九十年代老DX看看产地是不是MIJ)水平都不是国内今天相比重工和高科技更加内卷的轻工业可以媲美的,以及你如果是一名宅的话,更应该知道八十年代日本的动漫直接重塑了八十年代美国动画画风,任天堂在雅达利的废墟上重建游戏业的光辉历史。

1953年~1999年日本基准存款利率与股市投资收益率对比

1965~2000年日本家庭财产总额统计金融资产中信托证券资产比例推计图表

日本二战后的高速发展是透支了未来三十年、甚至四十年、五十年发展潜力的结果,跟它最有可比性的就是德国,德国八千万人口,日本一亿,历史、政治处境、产业结构都相似,日本gdp却比德国高得多。所以当德国gdp接近日本80%时,或者日本靠拢德国120%时,日本的泡沫才会消化完毕,重新走上增长的道路。

日本著名企业松下电器1958-1987年产业的状况

1984~1994年养乐多会社金融商品资产保有额推移表

昭和最后十年的泡沫时代,我感觉应该是日本有史以来最纸醉金迷,肆意狂放的日子了。那时候美少女们穿着风格各异,夸张自信又大胆,妩媚中还有一点中性的英气。音乐和影像娱乐更是出了一波又一波封神绝唱,感觉那个时代的日本就像一场异常盛大的花火大会,被催动的经济一朝点燃绚烂无比,绝美地令人震撼,但大爆炸后刹那凋零,徒留平成二十年的残渣一地。现在看到他们在紧巴巴地维持着小确幸的外表精致和千篇一律的“美好假象”,只能说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使日本出现失去的二十年的根本原因是广场协议日元升值造成的泡沫,泡沫一旦破解就是失去的二十年。可以预见的未来日本会有失去的三十年。制造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核心,是最能创造就业最事生产的行业。经济的核心在于生产,不是虚假的金融。金融是为实体服务的手段,不是经济本身。由金融与地产产生的GDP是显而易见的虚假。

1984年~1990年国债,公社债,地方债在内的日本公共债券售贩交易总额推移

我国目前还处于上升期,人力成本和工业配套等成本还不算高,同时国家还能吃一段时间的人口红利。但是这之后呢?我们是不是还会走上美国那样第二产业严重衰退的老路?愿祖国能引以为戒,踏踏实实走地更稳更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