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9

定义隐含寓意或教训之作品。寓,寄托;言,道理。寓言在结构上是一种结合「故事」和「寓意」的文体,通常在不明说本意,利用类比思维,借用故事来寄托作者讽刺教导的意思。

起源寓言一词始见于庄子 寓言篇:「寓言十九,借外论之。」(寓言有十分之九,假托他人之语来陈说自己之意)庄子 天下篇:「以寓言为广。」 (以寓言为推广道理的工具)

异称韩非子称「储说」;刘向 别录称「偶言」;魏 晋 南北朝称「譬喻」。

流变先秦哲理寓言寓言创作的第一高峰。作品散见于诸子散文里,阐述不同学派的哲理和主张。如庄子、韩非子、孟子、吕氏春秋。并未独立成篇。

补充:历史散文战国策中,也多用寓言。

两汉劝戒寓言透过寓言来宣导历史的经验教训,在政治及生活上予以人们警戒。

魏 晋

南北朝

嘲讽寓言1.是中国寓言创作的过渡期,开后世讽刺寓言、诙谐寓言之先河。

2.以笑林为代表的笑话专集出现。以百喻经为代表的印度寓言传入。

唐 宋讽刺寓言1.是寓言创作的第二个高峰。将先秦说明思想的寓言转为讽刺世态。

2. 【柳宗元】将寓言独立、扩大成为单篇文章。代表作:三戒。

元 明 清诙谐(讽刺)寓言1.   刘基作郁离子,以寓言讽刺政治。

2. 文人畏惧文字狱,借诙谐寓言揭露社会问题,针砭时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