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作品观后感——《一地鸡毛》与《单位》小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1
河南作家刘震云被称为“新写实主义”作家,读完他的《一地鸡毛》和《单位》这两篇作品,确实体会到文章突出的写实特征,在他的作品中,刘震云特别注意还原现实生活的本真形态,真诚直面现实和人生,放逐理想,解构崇高。

除了《一地鸡毛》和《单位》两篇作品之外,刘震云的代表作还包括《塔铺》、《新兵连》、《头人》、《官场》等描写城市社会的“单位系列”和干部生活的“官场系列”作品。

《一地鸡毛》再现了单位这一微观天地,鸡毛蒜皮,纤毫毕现,将“酱缸”之臭,人心之险暴露无遗。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小林在单位和家庭的种种遭遇和心灵轨迹的演变。从馊豆腐、大白菜、妻子、孩子、保姆、单位等一系列平平常常、普普通通却会让人格外烦心纠结的小事中反映出大多数中国人在八九十年代的日常生活和生存状态。它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大多数中国人的主旋律,深刻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给人们内心和外在带来的变化。著名作家、编剧王朔指出,它(《一地鸡毛》)一扫以往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和传统伦理道德,是绝无仅有的反映小市民真实生活。茫茫天地间,人或许不过就是一颗草芥,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最终却不得不为生活所困,挣扎于这堆鸡毛之中。

《单位》这一作品,文如其名,讲得主要就是单位里发生的一些琐事,譬如分梨、扫地、打水、入党、升职等,作者通过描写老张、老孙、老何、小林、女老乔、女老彭等人在单位里的“明争暗斗”努力去实现自身理想和目标的情形,揭示出现实的残酷与无奈,虽然作品展示的是中国八九十年代的状况,但在今天看来,却依然是接地气的,依然是实实在在的。在日益繁荣的当今社会,也不乏那些给领导、熟人送礼的现象,甚至出现了类似“官二代”“富二代”的词汇,这些新词新语,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当今社会的复杂现状。

刘震云的作品,通过极其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描写了生活中平平常常的人物,读起来亲切平易,真切实在,让人能够很容易找到共鸣。然而,语言再平实,也有自己的独特蕴意,在它的作品中,总是能让人发现一些简单的却道理深刻的话语,让读者记忆深刻。就《一地鸡毛》和《单位》两部作品来说,它们篇幅不长,都属于短篇小说,但是读了之后,作品里面依然有很多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萌生出不少感想。

在《一地鸡毛》中,小林“半夜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睡觉,上边盖了一堆鸡毛,下边铺着许多人掉下的皮屑,柔软舒服,度日如年。又梦见黑压压无边无际的人群向前拥动,又变成一对对祈雨的蚂蚁。”这段话在描写小林的生活现状或者说是当时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现状的同时,也精彩的诠释了《一地鸡毛》这一作品名。人这一辈子,或许就是在许许多多鸡毛蒜皮的小事中渐渐成长起来的,而我们的生活也正是在处理好这一系列小事的基础上渐行渐远,渐行渐稳的。天大地大,我们就如黑压压的千万只蚂蚁,在祈雨,在祈祷生活中幸运的降临。就如《小时代》电影主题曲《时间煮雨》的开头所说:

“我们活在浩瀚的宇宙里,

漫天飘洒的宇宙尘埃和星河光尘,

我们是比这些还要渺小的存在。

我们依然在大大的绝望里小小地努力着。

而这种不想放弃的心情,

它们变成无边黑暗里的小小星辰。

我们都是小小的星辰。”

我们在大大的宇宙中生活着,为自己的命运抗争着,但是哪怕希望再渺小,也会“在大大的绝望里小小地努力着”,拼着自己的那份干劲儿,卖着自己的那份力。就像小林一样,就算生活再窘迫,自己再绝望,也在一堆鸡毛中挣扎着。这就是生活吧,就跟电视剧《大生活》中的经典台词,“生活嘛,就是生下来,活下去。”的确是这样,人这一辈子,忙活着的不就是生活吗?希望给自己给家人更好的生活,改善现状,更好的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通过作品《单位》,作者刘震云还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渐渐小林有这样一个体会,世界说起来很大,中国人说起来很多,但每个人迫切要处理和对付的,其实就身边周围那么几个人,相互琢磨的也就那么几个人。”如此看来,我们的生活倒简化了许多。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都容易走错路,由一件简单的事牵扯出一大串事情,最后直至事情乱到无法收拾,却不知道删繁就简。虽然现在的我还是一位大二学生,学校的生活比踏入社会后的生活单纯简单的多,但是小小的学校也就像一个微观的社会一样,也给我带来过不少类似的体会。就拿我在学生会的事情来说吧,有一次,老师安排我处理新生转入国际合作项目就读的事宜,让我跟合作处那边的老师联系,恰巧,我跟那边的老师比较熟悉,于是我就打电话了解了一下情况,把基本事项处理了一下,只要届时让学生把申请表自己交到合作处那边就行了。然而,院里学工办和院长那边都还需要人签字,但是那边并没有收到一点消息,她们只好又给合作处那边打电话了解情况,院里又说没有收到学校的上面下的通知,不能轻易的签字盖章。整个事情就又变复杂了,合作处有自己的说辞,学院有学院的说辞,这时候,我处于中间,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最后还是合作处那边的那个老师跟我说,这个事情你不用担心,毕竟你只是学生,只要把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处理好就行了,别的不用担心,出了问题别人也不会怪你一个学生的,会有老师处理的。是啊,我只是个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生会的事情只是辅助老师工作罢了,没必要自己把事情想得那么复杂,想要把事情完全处理好,我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也没有那么大的职权。这件事暂时搁置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处理好了,说是合作处那边办事的程序出了点问题,所以出现这个情形。于我,这事情确实也解决不了,必须得老师解决才行。有时候,我们没必要去复杂自己的生活,只要处理好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放开那些并不迫切需要对付和琢磨的人和事,让自己的心放开一些,放宽一些,我们的生活也就容易多了。是的啊,只要我把自己该通知给学生的事情通知到位了,确保他们都收到了这个转国际合作项目的通知,教给他们后续的程序,我的任务就完成了。这样看,简单多了。

在《一地鸡毛》中,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琐碎繁杂,一地的鸡毛都等着我们去处理;在《单位》,我们看到了官场的激烈竞争,也看到了人的命运的戏剧性,但绝不能轻易。然而,面对平凡的生活,我们依然需要努力前行;面对复杂的社会,我们仍旧得努力拼搏。

在现实中,不管你是作品中那个碰巧遇见好几次幸运机会当上副局长的老张,或是那个努力想要升职坐上主任位置却一直未果的老孙,或是那个踏实肯干的却仿佛被命运捉弄的底层职工小林……我们都不应该被生活的繁杂、被命运的玩笑轻易打倒。于我而言,是不会信命的。要知道,人活着注定是不容易的,生活中的确有很多事需要我们去处理,去平衡。就如大学期间的我们一样,作为学生,我们除了有学习的首要任务,有些人还加入了学生会或者是一些社团组织,于是就有了自己需要处理的工作,还有些人,在大学里经历了感情,于是又不得不去面对这方面的事情……这样看来,在大学里,有些人就需要去平衡学习上、工作上、感情上的一系列的事情,倘若平衡的好,大学里的生活自然是充实而美好,但是若处理的不好,就会导致自己的生活就像一地鸡毛一样,混乱不已。

有时候,我会想,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是一部部正在演绎着的作品,只不过作品还可以修改、重写,我们的生活却无法往回走罢了。读刘震云的这两篇小说,仿佛让我在官场上走了一遭一样,虽然是一篇由文字垒砌而成的作品,却给了我很强的真实感。在我看来,这就是刘震云小说的最大魅力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