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恋与代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7
 

  “早恋”不仅困扰着家长,也困扰着孩子,来咨询的好多案例中有初中生,有高中生,因为早恋的问题会影响学习。也有的学生因为单相思,自己偷偷喜欢一个人,会影响自己的状态,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在这个问题上,父母一般会预防孩子出现“早恋”,一旦出现就如临大敌一般。而对一般孩子而言,“早恋”会让他们产生负疚感,会衍生出许多问题,好多孩子因为“早恋”导致成绩一落千丈,学习生活因为“早恋”变得动荡不安,失去人生掌控感,这是父母和孩子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下面从几个角度,谈一谈“早恋”形成的原因。

1、从社会学角度看早恋。在社会学定义里,早恋通俗地说,就是在不该谈恋爱的年龄谈恋爱,最大的弊端就是影响身心健康。整个社会对这个话题比较敏感,在初中、高中阶段要预防孩子早恋,在大学阶段,人们对失恋更关注一些,因为如果处理不好,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困扰,甚至会有人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成年人在经验层面上得知,情感无法通过理性来控制,成年人都没有办法控制情感,更何况孩子,他们面对这种情感问题更是无可奈何,所以我们尽可能地禁止初中生、高中生谈恋爱。

在社会学定义里把“早恋”当成社会问题有一定道理,如果处理不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甚至导致孩子辍学。

以前孩子长到13岁左右就可以当成年人了,中国封建社会十五六的孩子都可以结婚生子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更倾向于智力的发展,对大脑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教育下一代,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生存,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从幼年到成年社会化过程中,学习储备期变长了。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在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需要学习大量的文化知识,所以整个社会不提倡早恋是有道理的,因为人一旦进入这种情感,而理性又无法控制,会影响到学业。为了预防孩子在初中、高中阶段,不要进入失控的状态,在该学习的年龄完成知识的储备,禁止早恋体现了社会学的善意和尊重,这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是我们对“早恋”的曲解,以及预防早恋的一些做法。

2、从生物学概念看早恋。异性之间的恋情指向两个方向,一个是性,一个是爱。性能推动人类的繁衍,爱能推动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孩子进入青春期,这两种力量就会萌醒。体内会释放性荷尔蒙,本意是指向人类的繁衍,此外睾酮、雌激素等分泌增加,甚至让孩子有了性冲动,这是正常的。如果社会没有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对孩子智力的要求没有这么高,知识储备期没这么长,孩子结婚生子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社会发展到这个点,对孩子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允许他们结婚生子,而睾酮、雌激素并没有晚一点分泌,它们照常来了。

孩子小时候没有男女有别的概念,到初中阶段开始有了青春的萌动,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推着他们往前走,男孩女孩会走近一些,如果走的过近,会刺激人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让人感觉到更多的快乐。更要命的是身体会分泌一种激素叫苯乙胺,让人完全沉醉在两性之间的幸福之中,完全忽视对方的缺点,让人产生“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感觉,看对方什么都好。还有一个东西也是爱情激素——催产素,一旦进入恋爱状态,催产素的分泌让男性压力降低,女性雌性激素水平升高,双方在一起有一种安全感和满足感。这一系列激素,看不见摸不着,孩子不熟悉这些东西,但是体内就分泌这些东西,并且一旦恋爱就会让身体加速分泌和产生,人就被这些激素控制着,从而耽误学业,影响身心健康,甚至衍生出一系列心理问题。

有没有长久的爱情?是不是爱情都被激素支配着?答案不是的,圣经里有一段描述“爱是恒久的忍耐和恩赐,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求自己的利益指向对方,不轻易发怒,不去算计别人,人只喜欢真理,对所有的事情包容、相信、盼望、忍耐,真正的爱是永不止息”。通过性推动,让两性之间产生恒久的爱,好的两性关系,这些激素水平很稳定,不断地创造新的恋情中的感觉,这是生物学概念。

3、从心理学概念看“早恋”。人这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从有意识活动开始出现,就开始产生趋向社会合作的压力,孤独感推动人类走向群居,人与人之间产生合作,想跟人合作,就需要善待对方,对于自己的子女展现最大的善意,慢慢变成了人的基本需要,这种情感就是爱,这种基本需求陪伴孩子走过了漫长的依恋期,学者研究表明这种依恋期可以长达十八年,爱就变成了孩子精神人生长发育,心理健康发展的基本元素,后来逐渐衍生出亲情、友情和爱情三种东西。如果把爱比喻成饭,孩子在家里吃不饱,就会到外边寻找友情,寻找爱情,如果在亲情里边,友情里边还吃不饱,得不到爱,得不到基本的情感必需品,就会依恋爱情,进入早恋,一旦早恋又进入“生物学陷阱”不能自拔。

从人的基本心理需求看亲情、友情、爱情三者之间的关系,亲情在家里给的越足,情感上的依恋期越长,在外边能够获得友情,跟异性相处时就会处在可控的理智状态,不会处在饥不择食的状态,进而避免发生早恋现象。

从心理需求看,早恋就是一种代偿机制。

从现象层面观察,早恋其实是社会化阻滞的产物,是人从个体走向群体,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过程中发生了阻滞。形成的原因是在家庭里,学校只是为早恋提供了一块土壤。早恋不违犯法律,只是违背了学校定的规则。学校规定不能早恋,如果孩子违反规则了,是不是一定要开除?每个学校的尺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学校会给予警告,有的学校会开除,有的学校会比较宽容,学校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个阶段孩子早恋了,就必须开除好像不对,早恋了不管也不对,学校在纪律和规则的制定上陷于尴尬的境地,通过纪律和规则很难约束这种行为,实际上早恋更多的是道德问题,把早恋放到道德范畴里看更适合一些。而道德标准是成年人定的,孩子在智力层面,跟成年人是依从关系,他的人生经验少,背景知识少,孩子的话语权弱一点,并且在生活上还得依靠爸妈,对应的孩子的道德处境处在弱势立场。早恋是对还是错,会简单地成为符合成年人的标准。针对这样的道德标准,必然造成一种局面——任何一种服从他律的道德,一定会造成一种局面——就是让孩子无法达到自我意识上的自律。早恋这个事是父母想控制的,实践证明处于他律的道德,是无法实现的。

在解决早恋的问题上,大量实践证明,希望通过管制孩子,是无法成功的。希望通过管制,让孩子遵循社会主流价值观,在早恋问题上更有道德感是很难的。这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给出的理论,他也我们指出了一条出路,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促进孩子自律,而不是纯粹责任上的道德,让孩子有自主意识,推动孩子自律行为的形成,让孩子在自律层面形成善的道德,这是解决早恋问题最佳的出路。

如何才能让孩子形成自我意识上的自律,提三点建议。

1、这个问题的根源家庭是因,原因往往是孩子在家庭里的爱不足,情感不足,安全感不足,缺乏爱的营养早餐。因此家庭关系和谐有爱,是孩子形成自律道德的基础。

2、让孩子在学校生活中合作互助。现在很多孩子自顾自学习,同学之间缺少互动、缺少互助。集体生活中的交流、合作、互助能帮助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更好地融入群体,帮助孩子形成自律。孩子道德感越强,自律性越强,集体荣誉感越强,人和人之间在情感上的分寸感就越强,而且这种互助合作构成了孩子对集体生活行为准则的真正的演练,人会进入一种自律的生活。

3、情感生活的碰撞交流,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获得爱,在朋友间获得爱,在异性之间获得爱,这是孩子另外一块情感生活,我们容易忽略掉,我们只让孩子过学习生活,孩子的情感生活很少有父母意识到,但它是同等重要的生活。中训营有一个关于恋爱的辩论赛,正方观点是早恋弊大于利,反方观点是早恋利大于弊,两边的孩子进行辩论。同龄人之间针对情感问题的交流,会引发他们带有批判性的、客观性的、具有推论和反思的真正的情感交流,促进思想交流,促进情感交流。

从这三点入手,是从根上解决早恋问题的一个方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