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丽花鸟鱼作品欣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28

蔡小丽:旅英中国画家,1956年生,福州人氏,生于古都西安,雍容大度,颇有大唐仕女之风范。蔡小丽1982年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1988年赴英国作为职业画家至今,展览遍及全世界,作品被大英博物馆、牛津博物馆在内的多家机构和基金会收藏。现居住于北京,伦敦,法国需尔堡三地。 王迦南;蔡小丽夫妇二人均于1982年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1988年赴英国作为职业画家至今。

蔡小丽的画,是细腻清新而又充满感情的心灵之歌。她无论画什麽花卉,都单纯而丰富,清新而别致,有着分明的秩序,精到的传情效能,善于使用鲜明单纯不依特定光源而转移的假定色,但已非传统的形态,不仅减少了装饰意味,而且大大地发挥了光与色表现力,极大地强化了视觉感受的直观性。

她画的《夏兰》,在一片充满阳光大地上缤纷开放,闪烁着金光的香雾弥漫于花叶间,仿佛可以闻到浓郁醉人的芬芳。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古人的全新表现。古人表现花香,靠的是形的联想,是蝴蝶追逐“踏青归去”的“马蹄”,是在钱钟书所说的“通感”中间接得到的感知,而蔡小丽的表卉画直接化了。像《夏兰》一样。她的画都有着精到的细节,灵活的笔触,内在的光辉,宁静的生机,感人的情调,还有着对自然、对生命的感悟与沉思。从局部看,总是精细入微,花的俯仰正侧,叶的转折交叠,无不交代分明,颇具写实风范。但从整体看,这些花卉又都融入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氛围中,在花雾弥漫金光辉耀下,变得迷离恍惚,时隐时现,凭添了几分浪漫现气息,显现出中国画“迁想妙得”的“象外意”。

蔡小丽出身于花鸟画世家,又以文革后第一届本科生的幸运,受教与中央美术学院名师门下,既深刻了解了中国画的理法,又打下了写生与临摹的坚实基本功。在留校工作至1988年间,她持续工笔重彩画的创作,题材遍及人物、山水和花鸟,而且经常与丈夫王佳楠合作,已表现出“借古开今”的自觉意识、精美的作风和借景抒情的气质。1988年蔡小丽和王家楠移居英国后 ,异域的风光,思乡的情怀,西画的陶冶,人生的感悟,还有博物馆中对敦煌绢画的研究,使她的兴趣更多转向了花卉画,并且逐渐形成了上述的独特风格。

蔡小丽的花卉,一直在表现自己的感觉,一直在创造不同的情调,有的是月色溶溶中清丽,有的是暗夜沉沉中的灵光,有的是白露未晞中的淡雅,有的是盘根错节中的深沉,也有霞光绮丽中的缤纷。她不但在画中注入自己的感受,而且寄寓了深情的想象。隐现于泼墨泼金中的牡丹与荷花,在混沌中放出光明,在画家心目中,这是历尽波的“远古之光”。在暗室花插中缤纷怒放的牡丹、荷花和自由伸展的荷梗,沐浴在自天而下的强烈金光中,花变成了金花,叶变成了红叶,而且似乎花叶也都在向上方升腾,在画家心目中,这是圣洁辉煌的“天籁之光”。

进入2000年之后,她的花卉画突然灿烂起来,金光四射,异彩纷呈,此外还突现了两个特点,

一是对兰竹一类植物枝叶的繁复错综、穿插层叠和纠缠盘绕情有独钟,她似乎要把内心的感情一点一滴的注入进去,在枝叶间穿行,表现那端丽中的妩媚,曲径中的幽思,层层叠叠中的风光,或者表现对某种解释不清感觉的抽丝剥茧,寄托内心不平静的追寻。特别是荷塘与花瓶中的莲梗,此时常常画得如春蚓秋蛇,扭曲缠绕,给人的感觉已非安雅中的舒展,而是静止中千回百曲的悸动,也许是别有寄托吧。

二是描绘缤纷落叶的浓厚兴趣,她画了不少这类作品,有的题为《秋之交响》,有的题为《梦里秋光》。我问蔡小丽,你何以喜欢画落叶呢?她说,“秋天我和王佳楠去公园,看到草地上飘满落叶,就拣了一大堆回来,放到桌子上反复端详,不觉有了特别的感受。那叶子是平的,但有转折,有扭曲,有生命感。每个叶子都像一个人,有名有姓,有自己生长的历史,互相间有联系,有呼应,也有独立和争吵,然而到了成熟季节,都纷纷飘落了,生命似乎结束了,结束的那样灿烂。其实也没有结束,落叶归根,生命只是转换了形势。”

这种在花卉画中既表现感受,注入审美感情,创造空间境界,深化至哲理的思维方式,很少在西方荷兰画派、印象派和抽象派的作品中看到,它分明来自古老的中国传统。中国的花鸟画,从不满足于客观的摹拟,也不止于生意的再现,总是要揭示花鸟与人类内心生活的联系。这种联系往往是特定花鸟情境唤起的审美感情,并不是主观随意的感情发泄。《宣和画谱》把这种审美感情叫做“登临览物之有得”,把表现这种审美感情的方式叫“寓兴”,认为通过“寓兴”可以引导观者进入诗一样的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进而“移精神遐想”,得到艺术的陶冶。

相似回答